新消息!警惕假冒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的金融诈骗:守护金融安全,谨防受骗

博主:admin admin 2024-06-29 19:15:26 919 0条评论

警惕假冒金融监管机构实施的金融诈骗:守护金融安全,谨防受骗

近期,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机构名义,通过电话、短信、社交媒体等方式联系消费者,实施金融诈骗。这些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维护金融安全,谨在此提醒:

一、常见诈骗手法

  • **冒充监管人员开展清退工作。**不法分子谎称金融监管部门正在开展金融机构清退工作,要求消费者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进行“资金清退”。
  • **以“消除不良征信”为幌子。**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谎称消费者征信存在问题,需要缴纳费用进行“修复”。
  • **发布虚假金融产品信息。**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高息理财、投资产品信息,诱骗消费者上当受骗。

二、防范措施

  • **提高警惕,核实真伪。**接到自称是金融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的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私信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渠道核实对方身份。
  • **不向陌生账户转账。**金融监管部门不会要求消费者转账汇款。如遇到需要转账的情况,一定要先核实对方的身份和账户信息。
  • **保护个人信息。**不要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 **发现可疑情况及时举报。**如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三、金融监管部门提醒

  • 金融监管部门不会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
  • 金融监管部门从未设立或者授权设立任何P2P、投资理财等“回款渠道”。
  • 金融监管部门不会通过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资金清退工作。

四、结语

金融安全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维护金融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请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共同守护金融安全。

绿电交易市场火爆:前5月绿电绿证交易量超180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7%

北京,2024年6月17日 - 记者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获悉,今年前5月,我国绿电绿证交易量超18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27%。其中,绿电交易电量1481亿千瓦时;绿证交易3907万张,对应电量390.7亿千瓦时。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绿电交易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效应日益显现。绿电绿证交易机制为推动绿色能源消纳、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电绿证交易量激增体现了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决心和成效。**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23年,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9.3%,占全社会发电量比重达13.5%。

**绿电绿证交易机制为绿色能源消纳提供了重要渠道。**绿电绿证是指可再生能源发电机构或售电机构将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或上网电量所对应的环境属性凭证进行交易的凭证。绿电绿证交易可以帮助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将无法消纳的电量转化为市场化收益,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

**绿电绿证交易也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有效途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绿电绿证来抵消自身碳排放,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绿电绿证交易中,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不断深入,绿电绿证交易市场还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绿电绿证交易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绿电绿证交易健康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助力。

The End

发布于:2024-06-29 19:15:26,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西点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